中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分析与趋势前景预测
时间:2016-01-20 来源:中国动漫产业网
一、国产动漫发展迅速,未来潜力无限
动漫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具创意的朝阳产业,过去一年我国动漫产业内容生产实力进一步提升,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与此同时我国核心二次元用户规模达到4984万人,而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到1亿人,未来随着动漫IP化运营日益显著,动画电影不断渗透,动漫用户的规模将不断增大。
二次元是指ACGN次文化中对动画、游戏等作品中虚构世界的一种称呼用语,二次元用户常用于称呼动漫爱好者、游戏爱好者和小说爱好者。其中核心二次元用户指会花费大量时间和财力在ACGN上的人,而泛二次元用户对二次元的接触大多数在“基本了解”的阶段,略知一二但并不深入。
动漫产业链有上中下游之分,上游是内容制作,中游是发行传播,下游是衍生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以原创内容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通过影视传播产生拉动效应,带动系列产品的营销,通过形象授权和衍生品开发回收资金为动漫产业链主流的盈利模式。
从2006年开始,国家就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构建国产动画片播映体系、培育影视动画交易市场、限制播放海外动画、推进动漫产业基地基地建设、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开发与经营等多个层面扶持国内动漫产业发展。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动漫行业的传播和发展,互联网上众多网站和App,利用论坛、视频、平台网站等各方式,实现跨媒介、多渠道、立体的传播,极大的丰富和促进了大众对于动漫IP形象的认知。
二、国产动漫发展现状
中国动漫产业长期以来依赖于电视动画,但是目前我国电视动漫产业虽然在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质量的普遍低下导致原创动漫不被消费者所认可,在政策调控和市场杠杆的双重引导下,2014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138579分钟(折合约2310小时),同比下降32.31%,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的趋势十分明显,未来随着节目库累积数量的增加和动画频道拓展空间有限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有产量向质量转折将成为我国电视动画行业在结构调整和发展换文件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随着电视媒体趋于垄断和电影市场日益成熟得到改变,越来越多的动画企业开始投资生产制作动画电影。2014年,我国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持续走高。国产动画电影2014年的总票房已经超过11亿元,全年将有约30部国产动画电影上映,年度总票房将比上年的逾6.6亿元翻一番,其中票房超过5000万以上的国产动画电影达7部,相比2013年5部的产量和2010—2012年每年只有一部超过5000万票房收入的情形,观众对国产动画的整体认可程度不断走高。2015年《大圣归来》(9亿)、《熊出没》(2.95亿)的高票房昭示着未来国产动画电影将走向一个新高度。
三、国产动漫发展趋势
1、互联网+动漫成行业趋势
随着传统纸媒的没落,动漫行业的触网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互联网+,将网络技术与动漫行业进行有机整合:动漫已经成为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继电视剧、电影和综艺节目之后的第四大内容板块,目前已经诞生了诞生了A站、B站、酷米网、淘米视频、百田卡通等一批垂直动画视频网站,采购大量国内外正版动漫内容向广大网民进行分发传播。视频网站借助数字产品极低的复制成本和互联网络极低的传播成本,正在取代传统电视频道成为动画内容产品集成分发的首要媒体,新一代动画传播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社交化和融合化特征日趋凸显。
实时通信(IM)、微博、社交网站(SNS)和论坛等以社交元素为基础的网络应用平台为强化互动性和用户黏性,纷纷使用大量动漫形象作为图释,进一步丰富了新媒体动漫的产品形态。2013年,腾讯正式启动QQ表情开放平台战略,并举办了2013腾讯原创表情大赛,在QQ和微信平台上推出了众多国内外优秀动漫形象符号。
新浪、腾讯、盛大等大型互联网企业以及有妖气、漫神网等垂直漫画平台大举进军在线漫画阅读业务,汇集大陆、港台、日韩、欧美漫画家的海量作品,同时传统漫画杂质也积极布局在线平台,迎合市场趋势,试图通过全平台的优势为动漫爱好者提供海量优质漫画的在线阅读,培养和输出原生态动漫IP。
2、“弹幕文化”已成主流
“弹幕”指的是观影过程实时吐槽的评论,从屏幕飘过时,效果看上去像是飞行射击游戏里的子弹因而冠名。
(1)弹幕可以给观众一种“实时互动”的错觉,由于弹幕只会在视频中特定的一个时间点出现,因此在相同时刻发送的弹幕基本上也具有相同的主题,在参与评论时就会有与其他观众同时评论的错觉。
(2)弹幕也是内容的一部分:常常有弹幕跳出剧情本身或者独立于剧情而产生丰富的内容,比如【字幕组的胜利】,每当字幕组出现神翻译的时候,用户常常会跳出剧情进行吐槽。
(3)弹幕组成小区:弹幕也是二次元网络语言流通之地,他将所有用户的脑洞连接起来,共同创造出一个与三次元世界有着厚重思想和语言壁垒的二次元帝国。
四、美、日动漫产业链及其盈利模式研究
1、迪士尼公司是美国动漫产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由最初单一涉猎二维动画影片的制作、生产,发展到集广播、动画、电影和娱乐活动等产业,涵盖电影与电视、音乐、主题公园、度假酒店、玩具、儿童书籍等的经营,拥有18万名员工的世界上第二大娱乐产业帝国。迄今为止,迪士尼已经创作了诸如米奇老鼠、小熊维尼、花木兰、灰姑娘、睡公主、美人鱼、白雪公主等令全世界都印象深刻的卡通人物形象。
迪士尼积极利用外延并购和合作的方式扩展产业链条和调整产业结构。从1990年代开始,迪士尼开启了自己的并购模式,通过收购ABC、ESPN丰富了自身影视发行和传播渠道,皮克斯工作室和漫威的并购壮大了动画创意业务,而与全球顶级玩具制造商孩之宝的合作开发更是为其泛娱乐版图中玩具这一模块打下坚实基础。
2014年迪士尼的总营业额是490亿美元(约3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7%,其中主题公园的营业额就有150亿美元,占比31%,媒体网络占比43%,消费品占比8%,而基本层面的影视娱乐仅占比15%。
可以发现,迪士尼是个典型的“品牌乘数”企业,即迪斯尼用品牌做乘数,在后面乘上各种经营手段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第一轮:迪斯尼不断推出制作精美的动画影视作品,每一个作品推出后都大力宣传去打票房,观众错过了档期还可以通过购买影片的DVD音像制品;
第二轮:然后是主题公园,每放一部动画作品就在主题公园中增加一个新的人物,在电影和公园共同营造出的氛围中,让游客高高兴兴地去参观主题公园;
第三轮:接着将动画人物形象授权给衍生品制造商,让他们作各种各样别针、玩具、手表、服饰等等之类的衍生品,通过沃尔玛、孩儿之家等销售网络在美国本土和全球各地销售品牌产品。
值得国产动画学习的地方:
1)注重创新:迪士尼一直坚持高新技术打天下的经营原则,从第一个采用有声电影技术)打造的米老鼠系列电影《蒸汽船威利》(1928);到第一部全彩动画电影《三只小猪》(1933);再到首次运用多层次摄制法拍摄而成的《木偶奇遇记》(1940);再到第一部真人动画《南方之歌》的上映(1946);再到第一部全三维卡通电影《玩具总动员》的诞生(1995)始终站在技术创新的最前沿。
2)品牌强化战略:品牌的强化,是指在品牌形成后,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其产生的效应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使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得到不断的加强。迪士尼的诸多重要品牌形象,如米老鼠、唐老鸭、高飞、狮子王辛巴、杰克船长等,都有属于自己的电影系列。这些系列电影虽然故事情节不尽相同,但表现的主题往往都是第一部的延续,而电影风格则更是大同小异。因此拍摄这种系列电影,除了第一集需要投入较多资源外,后边的续集由于思路固定、编剧压力较小、道具布景现成等诸多原因,通常成本都会大幅降低。但因为第一集业已树立良好的品牌,消费群体已经形成,续集在强化和提高了品牌知名度之余,反而能够获得更大的效益。
2、日本动漫:年产值230万亿日元的动漫已成为日本的经济支柱。目前,世界60%的动漫作品来自日本,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比重超过10%,已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日本动漫产业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经济利益,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动漫自身形成了漫画出版—动画制作播出—版权授权—衍生品生产及销售—部分动漫作品外销授权—成功动漫产品的深度开发及新动漫产品开发—良性再循环的产业链,衔接良好的产业链形成了效益递进的良性循环模式。
值得国产动画学习的地方:
1)强大的漫画体系:日本整个动漫产业链都是建立在庞大的漫画业上的,日本动画有着以漫画为底蕴的特殊一环,庞大的漫画创作经过市场层层筛选源源不断地为下游的动画片提供精良的创作内容,从而减少了动画片制作的高资金投入、偏离市场口味的风险,进而减少了各种资源的浪费。
2)分工明确:日本动漫产业链条形成了分工合作的模式,漫画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版权代理事务所、印刷出版企业、图书发行企业、电视台、杂志社、动漫衍生品生产和销售渠道等都形成了界限分明的合作机制。日本更重眼前的经济效益,市场互动和快速回收,以尽可能小的投资,尽可能少的人力,同时获得尽可能快的制作和尽可能大的回收,除了东映之外,基本上都是小作坊式的公司,各产业环节的公司在其专业分工领域精耕细作,共同创造了繁荣的日本动漫市场。